BUS STOP!! 公共運輸情報站
2018年1月8日
救空品 電巴非萬靈丹
2018.1.8 中國時報
空汙籠罩全台,為搶救空氣品質,中央帶頭喊「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」口號,各地方政府力拚掛牌數量,電動公車彷彿成了改善空汙萬靈丹。不過,在產業發展尚未純熟之下,電動公車穩定性有待檢驗,且綠色運輸的推行,仰賴民眾響應,多少人願棄私家車改搭公車,才是解決空汙重點。
台北市公車高達3800多輛,密度全台之冠,卻要等到今年8月才會有12輛電動公車上路,問題在於不論業者或民眾,對電動公車普遍保持疑慮。雙北曾各推出2輛電動公車,都因電池續航力、穩定性差,妥善率低,為了安全考量,不得不收回停駛。
短短數年內,就算技術再怎麼大躍進,業者仍難忘失敗經驗,民眾也不可能不擔心。以雙北而言,交通壅塞情形嚴重,在有公車專用道路線或許還能推動,一般公車行駛路線複雜,一旦電動公車出包,電池續航力不足停駛,卡在路上恐造成更大不便。
除了技術問題有待檢驗,成本也是關鍵,一輛電動公車動輒上千萬,中央給予新闢路線較高補助,對於路網飽和的雙北而言,舊車汰換成本過高,加上維修、營運等支出,想在12年內達到全面電動化,堪稱不可能的任務。
柴油車汰換電動公車,確實能降低部分碳排放,效果是否顯著,仍有待觀察。重點仍在民眾的乘車習慣,政府要祭出更多誘因,讓民眾捨汽機車,改搭大眾運輸工具,才能解決問題,否則救空品,只是看得到卻達不到的口號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