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S STOP!! 公共運輸情報站
2018年1月15日
電子支付混戰 央行監管危機
2018.1.15 中國時報
電子支付全面開跑,中央銀行兩大銀行互連平台爆發「嫡庶子之爭」,台灣票據交換所與財金公司不合檯面化,迫使電子支付業者跳過央行兩平台,直接與銀行對接系統,未來儲值直接從銀行帳戶扣款,自成一國,此舉恐掀連鎖效應,更讓央行陷入監管危機。
高額手續費 嚇跑業者
國內現有兩大銀行連線平台,一是央行轄下做票據交換的票交所,另一是原屬財政部,2014年起轉由央行所轄,負責跨行交易的財金公司,兩者都有與全體銀行互連的大平台,接上其中之一,就能與所有銀行互連。
看準電子支付發展,兩大平台積極爭取電子支付業者支持,但因作業流程、扣款作法、收費方式都不一樣,不只相互掣肘,「嫡庶子之爭」愈鬧愈大,已成業界笑話,每筆認證還要收取高額作業費,都讓業者無所適從。
以用戶數超過20萬,甫取得電子支付執照的街口支付為例,乾脆放棄央行兩大平台,改與15家銀行對接系統,未來帳戶要儲值時,直接連線銀行扣款,免再被賺一手,雖然涵蓋範圍不及全體銀行,但用戶數量也夠。
除街口外,同時擁有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執照的一卡通,目前已與高雄銀行及聯邦銀行完成對接,未來是擴大與各銀行對接,還是回歸到票交所或財金平台,亦是指標。
金流難清算 洗錢溫床
銀行業者分析,街口開了第一槍,恐掀起連鎖反應,只要電支業者不透過兩大平台,央行想知道金流都沒輒,不只無從管起,更遑論若透過電子支付洗錢,也難預防,除在電子支付浪潮中被邊緣化,更是監管危機。
據指出,央行過去曾有票交所與財金「二合一」的規畫,但因財金已公司化,待遇較佳,內部對於合併反彈相當大,而財金高層多由財政部系統出身,背後勢力龐大,也讓央行接手後有「指揮不動」的無力感。
票交所雖是央行「嫡子」,但因近年票據交換業務式微,重要性確實不如財金,央行為讓其活下去,也只能多幫忙找業務,但這反倒擋了財金的財路,致使財金內部對央行偏袒票交所早有怨言,更加深雙方齟齬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