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8日

搞軌30年 捷運是張澤雄終身志業


2018.1.8 聯合報

北市捷運局長張澤雄一路「搞軌」30多年,從擔任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助理規畫師就開始參與捷運規畫,當時捷運對台灣還是很遙遠的距離。

熱愛鐵道的張澤雄1985年從成大交通管理研究所畢業,原可到台鐵局工作,卻正好碰上捷運計畫,被新鮮的捷運所吸引,從此結下不解之緣,出任交通部助理規畫師。張澤雄自嘲,他是跟著捷運計畫一起「被賣到北市府」。
張澤雄說,國內初辦捷運缺乏技術和知識,花了約60億元請國外顧問指導,國外顧問準時下班,他則過著早起晚歸、義務加班的日子;他藉機偷看顧問資料,不懂就隔天當面請教,「靠著對捷運的興趣,回想起來一點都不累」,如今捷運已成他的終生志業。

他回憶,板南線在新北區段原設計高架路段,後因板橋酒廠遷移、顧及高架影響環境,才改成規畫地下化,捷運局1991年向中央提報府中站到永寧站延伸路線計畫,這也是他與同事完成第一個不靠國外顧問而獨立完成的計畫。

捷運是城市的百年大計,一但選定做法,後續改善、擴充等都受限。張澤雄說,初期的規畫階段是發展成敗的關鍵,例如東門站等路線交錯站特別規畫麻花式隧道,將左右平行軌道在進站前變為上下平行,使乘客在同月台能改搭另一路線,這是全國首創工程;利用台鐵舊路線的淡水線則因地下化與線形公園設計,大大改變居民生活。

北捷發展並非一帆風順,他說,木柵線火燒車曾賠款給馬特拉、納莉風災把捷運淹成「下水道」等,其他像文湖線車廂太窄、不互通,多處車站出口電扶梯太少等事項,都要持續改進。

張澤雄表示,前瞻計畫發展在即,但捷運局人事曾有十多年遭凍結,導致青黃不接,現在除利用專書、各路線完工報告留下過去的「軌跡」,也陸續與各大學合作開課或提供實習機會來傳承;如何將捷運經驗、技術留給下一代,也變成目前重要的任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