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6日

專家籲北捷 檢視結構體風險


2017.11.6 中國時報

中央大學研究發現,捷運列車營運造成磁場強度改變,不過,台北捷運工程局和桃園捷運公司指出,捷運軌道皆有設置防範雜散電流洩漏設施,而且地球磁場改變因素很多,不一定是捷運造成,認為中央大學教授顏宏元的說法太武斷,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也對研究結果表示存疑。

不過,軌道專家提醒,軌道沿線是否有過多列車行駛鋼軌後磨下的生鏽鐵屑,或過於潮溼,因為鐵屑及水都可能做為導體,增加雜散電流導入軌道下方鋼筋混凝土。

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祕書長陳彥良建議,北捷或可藉由量測數據評估無法導回的雜散電流是否過多,造成結構體風險,並檢視各個環節,再適度改善。

陳宏宇指出,通常是很大的事件才會造成地磁場強度變化,譬如大地震造成板塊碰撞、火山爆發噴出岩漿、太陽活動等,說北捷運轉就影響到地磁場,他實在很難相信。

他認為,英國或法國的地鐵都是採用三軌供電,有的已運轉100多年,如果會影響地磁場,應該早就被觀測出來。

地磁場向太空伸出數萬公里形成地球磁圈,保護地球避免遭受太陽風的毀滅性打擊,它的磁力影響著一切,從全球通信、動物遷徙到天氣模式。科學家宣稱,地磁場的減弱乃至消失,會給許多動物及人類帶來滅絕性的災難。

台北捷運局副局長陳耀維指出,北捷路線經過不少精密機械廠、金融中心或中油管線,所以相當注重雜散電流溢散的問題,此外,在軌道結構設計上,也有注意到防制與蒐集雜散電流。

桃捷公司也指出,機場捷運於興建時期,對於鋼軌對地絕緣要求就很高,土建結構底下還有一個蒐集雜散電流蒐集網,因此,雜散電流洩漏的機率就相對較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