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15日

他山之石/中市先改善車廂環境 再談BRT

100.09.11 聯合報


【記者洪敬浤】YouTube最近有支熱門影片與臺中有關,1名年輕男子搭公車錯過下車站牌,向司機抱怨沒報站系統,司機反嗆乘客「報個屁」,「報站哥」口氣不佳,司機態度也不好,但公車族都怕坐過站,如果對路線不熟,坐立不安的情緒,讓人提不起勁再上車。

市府推動公共運輸,最近又獲得交通部獨家補助打造公車捷運(BRT)示範城市,在BRT正式上路前,先改善現有公車的車廂環境,營造捷運等級的乘車空間,才能吸引更多人擁抱公車。

搭過臺北捷運的人都知道,就算人再多再擠,也能掌握行車路線與方向,因為明亮乾淨的車廂內隨處可見捷運路線圖,每次停車靠站,報站系統都會提早宣布,就算第1次到臺北,在捷運內都能輕鬆找到想要的資訊。

反觀「報站哥」事件,如果是外地來求學的新鮮人,對臺中人生地不熟,公車內未有足夠資訊,又無報站系統讓人判斷該不該下車,乘車環境能說友善嗎?

市府交通局指臺中市9成公車都有裝報站系統,但記者上周從市府搭公車,沿文心路直達向心路口,公車前方電子看板不斷顯示「下一站…」,但到底下一站是什麼?站名遲未顯現,車廂內行車路線也不明顯,外地人難保不會坐過站。

市府編大筆預算、想盡辦法提高公共運輸搭乘率,9年來成效浮現,但要打造BRT,不必等到硬體建設完成,先改善車廂環境,燈光亮一點、乘車路線清楚點、報站系統靈光點、司機多為乘客想一點,先讓車廂捷運化,才能讓人第一次搭公車就上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