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17日

監委查高捷 近期首波約詢



99.06.16 中央社

(中央社記者葉素萍臺北16日電)
監察院正在調查高雄捷運弊案,近期將展開首波約詢,對象鎖定當初決策相關官員。由於高捷案涉及藍綠政治人物,隨著年底5都選舉逼近,監委大動作調查,受到政壇關注。

「為什麼政府出資超過83%的工程案,可以不遵照政府採購法?這合理嗎?誰給的保護傘?誰決定不適用政府採購法?有沒有濫用保護傘?」高捷案查案監委說,高雄捷運牽涉多項司法案件,雖然有部分在一、二審都被判無罪,但公務員有沒有行政疏失、決策時有沒有擴大解釋,以致於涉案人士有保護傘,監院要調查。

監院從年初開始著手調查高捷案,日前由查案監委帶著4名調查官南下高雄市查扣資料,從法院調卷就有13箱,監察院還特地挪了1間會議室,專門存放高捷案資料。

監委說,由於高捷案歷時久,地方政府首長,從吳敦義到謝長廷、陳菊,中央政府部分也跨越藍綠執政,案情相當複雜,而監院調查,從當初不適用政府採購法的決策、公辦六標、泰勞暴動、到光之穹頂甄審過程,都是調查重點。

監委指出,政府在高捷BOT中出資超過83%,遠超過民間出資,卻被定位為BOT(興建、營運、移轉),不適用政府採購法,政府監督不到,相當離譜。

監委透露,查閱資料,只發現市府和工程會往來公文,目前還看不出個人的角色,不過,前工程會副主委李建中曾在公文中加註意見指「高捷應採BTO(興建、移轉、營運)辦理方式,較符公平正義和程序合理性」、「高雄捷運一錯再錯,已難挽回,日後一定會有大問題」。

監委說,這些資料相當耐人尋味,是不是有更高層的人已經決定採用BOT,而李建中不同意,才加註意見?在中央地方公文來往之前,究竟要不要採BOT,是不是已經講好了呢?

查案監委也說,十幾年來,政府有個絕招叫「會議決定」,但什麼都推給參加會議的委員決定,主官難道不該負責任嗎?況且,很多參加會議的所謂專家,其實根本沒專家資格,這些人的角色,還不只是「橡皮圖章」,根本就是「肥皂圖章」,為了此事而刻的圖章,事情過了,就沒有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